返回

1979我的文艺时代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三十七章 《延河》大卖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  最近几天,姜玉楼得到的好消息不断。

  第一个就是《延河》第六期发行了,他的两首诗算是赶上了六月刊的末班车。

  《延河》文学是月刊,每年12期,每期的售价是两角伍分,发行方是省城的邮电局。至于预订,全国的邮电局都能订。

  也就是说,他的两首诗要和全国人民见面了。

  第二个好消息,则是他的稿费和样刊同时到了。

  根据1977年的《试行新闻出版稿酬及补贴办法》,稿酬基本是千字2元-7元。但是诗歌这种载体不同于散文和小说,字数通常较少。

  以古体诗和现代诗的字数计算,想要达到千字都太难了。如果扣字数的话,诗人都要饿死了。

  所以,现行的诗歌的稿酬是按照十行千字计算的。

  七八十年代也就是国内现代诗的黄昏了,一大批现代诗诗人诞生在这个年代,并且被青年们所追捧。

  靠着不算多,但也不至于饿着肚子的稿酬,倒也比单纯的务农或者上班强了不少。

  即使如此,稿酬还是低了。

  比如姜玉楼的《山木》和《十诫诗》,一首十六行,另一首多点,也不过二十四行。

  按照最高标准算,也不过三十五块钱的稿酬,远远比不上他写小说的。爱读免费小说app无广告、更新最快。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:https://cdn.y13398281206.com/apk/aidufree.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

  这种稿酬标准极大地打击了诗歌创作者们的创作激情,也不利于以诗歌为主体的文学杂志收稿。

  因此,在杂志内部还有另一种稿酬标准,那就是按行计算。

  这种稿酬计算方式通常只有知名诗人才有的待遇。

  姜玉楼这种新人按理来说是没有这种待遇的,但是谁让他的诗写得好呢?

  《延河》编辑部的人一商量,干脆按行计算稿酬算了。

  于是,姜玉楼的特殊稿费就这样出炉了。

  他的两首诗总共四十行,每行的稿酬不是最低的两元,也不是最高的七元,取了一个中间数四元钱。

  靠着两首诗,姜玉楼拿到了一百六十元,比他的第一部作品《李十三推磨》的稿酬可高多了。

  普通工人一年也就赚得比这多一些。

  姜玉楼满

网站公告:亲爱的读者朋友们!想要无广告阅读请下载爱读免费小说https://cdn.y13398281206.com/apk/aidufree.apk 爱读免费小说更好体验,更快更新敬请您来体验!!!! 爱读免费小说 欢迎您!!!
第三十七章 《延河》大卖(1/3).继续阅读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