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1979我的文艺时代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三十九章 采访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  《人日》是什么级别的报刊,毋庸赘述。

  这次,报社专门派了两名记者前来阳平县采访姜玉楼,足见对他有多重视。https://cdn.y13398281206.com/apk/aidufree.apk 爱读免费小说app更新最快,无广告,陈年老书虫客服帮您找想看的书!

  两名来采访的记者,一个四十多岁,快五十岁了,一个才是刚大学毕业的小姑娘。

  属于是老带新了。

  对于这次采访,小姑娘是带着激动的心情的,一路上不是在师傅面前问东问西,就是捧着本《延河》,满怀深情的背诵着《山木》和《十诫诗》。

  沿路群山叠错,烟雨蒙蒙。坐在车里,老记者聂鑫看着自己的徒弟陈冰清感慨万千。

  他有种跟不上时代的感觉,明明他觉得很一般的诗,却在全国大受欢迎。

  如果普通人喜欢也就罢了,但是连陈冰清这样名校毕业的记者都爱得深沉,他就不理解了。

  而且,让他脸红的是连自己的女儿都喜欢。

  甚至听说她班里的许多女同学都把姜玉楼当做了自己的偶像。

  天啊!

  时代真的就变了吗?

  这才过了几年啊!

  路程遥远,他就问出了自己的疑惑:“冰清,这两首……爱情诗真的这么好吗?我看你都背了一路了,还拿着书不放。”

  陈冰清放下手中的杂志,回答道:“聂老师,您别小看这两首诗,听我的学弟学妹说,在大学里,这两首比徐志摩,比艾青的诗还好。如果和古代的诗人、词人比,姜玉楼同志就是现代的柳三变,苏东坡。”

  聂鑫有些意外,“这个评价也太高了吧?”

  陈冰清道:“一首诗能让一个读者记一辈子,这个诗人够牛了;一个读者对一首诗终生不忘,说明这首诗的魅力够大了。我们都认为《山木》和《十诫诗》就是这样的作品。”

  “您别看我一路好像都在背诗,其实不是的。第一次读这两首诗的时候,我就已经全部记在脑子里了。之所以路上一直看,一直背,也只是为了体会诗中的韵味,想要将诗牢牢地印在脑海里。”

  陈冰清的评价不可谓不高,聂鑫虽然还持有保留意

网站公告:亲爱的读者朋友们!想要无广告阅读请下载爱读免费小说https://cdn.y13398281206.com/apk/aidufree.apk 爱读免费小说更好体验,更快更新敬请您来体验!!!! 爱读免费小说 欢迎您!!!
第三十九章 采访(1/3).继续阅读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